复合肥和有机肥用反了地变石头,老农哭诉一年赔三万.
我家亲戚老王去年种大棚亏惨了。他听说复合肥见效快,就直接往地里撒了一车,上面再盖层牛粪。到出苗时候可不得了,苗子全蔫了不说,扒开土全是白霜。后来村里技术员说他是把肥料顺序搞反了,这么整等于先把盐撒根上,庄稼哪活得了。
我家亲戚老王去年种大棚亏惨了。他听说复合肥见效快,就直接往地里撒了一车,上面再盖层牛粪。到出苗时候可不得了,苗子全蔫了不说,扒开土全是白霜。后来村里技术员说他是把肥料顺序搞反了,这么整等于先把盐撒根上,庄稼哪活得了。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同样的肥料,别人家用着效果特别好,你家用了却没啥效果?花了钱、费了劲,庄稼就是不长?
首先得知道秋豌豆最怕两件事:太热发芽难,太冷苗不长,所以关键要抓住十五至二十摄氏度的凉爽天气。长江中下旬的朋友看这里,九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最合适,这时候播种就像给种子开了恒温空调。华南地区的小伙伴别着急,十月底到十一月中下旬再动手,冬天暖和还能多蹭半个月种植期
很多人在家种长豆角,要么藤蔓长得比人高,就是不结荚;要么结的豆角又细又少,吃一次就没了。其实不是长豆角难种,而是没找对方法。今天就给大家说一套实用的步骤,不管是新手还是种过的,按这个来,长豆角都能高产。
很多种韭菜的朋友都有同感:明明浇水不少,可韭菜就是长得细,割个一两茬就没劲儿了,叶子还发黄,看着就着急。其实这不是韭菜难种,主要是施肥没踩对点子。今天就用大白话,把韭菜施肥的方法讲清楚,照着做,韭菜能割好几茬,还长得粗壮。
我去年买了一盆三角梅挂在阳台,养了大半年愣是没开过一朵花,差点被我妈拿去当劈柴烧。后来才知道原来选错品种了,那些网上便宜的随便买基本都是那种不爱开花的“懒花”。换了个叫卡亚塔的品种,这才发现三角梅原来是能一年四季开花的。
种红菜苔的乡亲们,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烦心事:同样的种子,同样的地,人家的红菜苔粗壮旺盛,自家收的却又细又少,炒一盘都不够吃?这背后的秘密,其实就藏在"两肥一掐"这简单的四个字里。现在知道这个诀窍还不算晚,赶紧学起来!
10月16日最新数据显示,45%(15-15-15)氯基复合肥出厂报价已跌至2400-2530元/吨,硫基复合肥也仅在2800-2960元/吨左右。这种“弱稳运行”的状态已成为当下复合肥市场的真实写照。
种红菜苔的人十有八九都遇过这糟心事:地里的红菜苔叶子长得比巴掌还大,一层叠一层铺得密不透风,可等了俩月也不见一根苔冒头。
种玉米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感觉:年年浇水施肥,可产量就是上不去,有时候还不如邻居家没怎么管的收得多。其实不是玉米难种,是没抓准高产的关键步骤。今天就把能直接落地的玉米高产方法讲清楚,都是实打实的经验,照着做就能少走弯路。
你种蚕豆还在照着老黄历走?2023年的新数据告诉你,晚整地、晚播种、早采收这六个字,早就不只是经验,是能多赚三成钱的硬道理。
复合肥作为高效养分载体,在农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,但“健康使用”不仅关乎作物品质,更与土壤可持续性、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紧密相关。本文从科学选肥、规范施用、风险防控三个维度,详解如何实现复合肥的“合理健康”应用,兼顾产量、安全与环保三重目标。
不少人喜欢在阳台、菜园种莴笋,但总遇到问题:要么种子播下去不发芽,要么苗长得稀稀拉拉,好不容易长起来,茎又细又小,吃着没口感。我之前也踩过这坑,前两年种莴笋,一棵最多半斤重,还嚼着硬。后来问了老家种了20年菜园的大伯,才知道种莴笋不用复杂技巧,就抓准“播种、间
国庆假期前后,国内西北地区东南部、黄淮、江淮北部、江汉西部等地出现持续阴雨天气,多雨寡照不利于未成熟玉米、一季稻、大豆籽粒灌浆,农田持续过湿影响成熟作物机收作业,部分地区叠加大风天气导致作物出现倒伏,也进一步增大了收获难度,陕豫晋鲁鄂皖秋收进度同比偏慢,局地倒
清晨的蒜田里,当露珠还挂在叶尖,农村老农们便已经开始察看苗情的长势情况。种蒜看似简单,实则大有学问。农村农谚道:“秋分种蒜苔,寒露种蒜头”,适时播种固然很重要,但是,科学施肥则是影响其后续收成的关键。接下来,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大蒜施肥的那些门道,尤其是困扰很多
同样种白菜,为啥有人亩产上万斤,有人却连肥料钱都赚不回来?问题多半出在“土壤”上!沙土漏水漏肥、黏土板结闷根,不同土质用错肥,辛苦全白费!今天就把老菜农的“土肥适配”秘籍全盘托出,手把手教你对症下药,种出高产好菜!
近日,黄淮海地区连绵的秋雨引发部分农田积水,推迟了玉米收获,也推迟了小麦播种,各地秋季肥市进展如何?本报向山东、河北、河南部分地区的农资经销商调查了解到:尿素价格仍在下跌,秋季尿素需求偏少行情不振;磷酸二铵因出口因素价格相对坚挺;复合肥备肥进展比往年慢,下游拿
种蒜这么多年,最明白一个理:“大蒜是个‘馋嘴’作物,缺了肥就闹脾气”。从播种到收蒜,两百多天的生长期里,哪次肥料没跟上,立马就给你脸色看——要么叶子发黄干尖,要么蒜薹细得易断,最后收的蒜头还小得可怜,忙活一季全白搭。
必须施足底肥!大蒜根系浅,生长周期长,底肥不足直接影响后期产量。播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,配合复合肥30-40公斤,翻入土中20厘米深。农家肥能改善土壤结构,复合肥提供速效养分,确保苗期健壮。
老铁们,现在正是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!你知道吗?同样的种子,有人亩产1200斤,有人却只有800斤,差距就在这几个细节上!今天老农就给大家掏心窝子讲讲,小麦播种到底要注意啥,看完保证你少走弯路!